月亮岛时代尊享酒店

《影》:棋局中无自由,每一步皆被动强制
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6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63

如果说《无极》是陈凯歌导演生涯中的一处难以言说的遗憾,那么《英雄》无疑就是张艺谋电影世界里一块隐隐作痛的“心病”。当年,《英雄》一经上映,便在国内外引发了两极分化的评价。一方面,它势头强劲,一度冲进外网IMDB前250榜单,还被《时代》周刊评为“2004年全球十佳电影”的榜首;然而另一方面,在豆瓣上却仅收获了6.8分的低分评价。以如今的视角重新审视《英雄》,我们不得不承认,它是一部生不逢时的作品,其内涵超出了当时中国观众的认知范畴。

张艺谋执导影片时,向来擅长把控宏大场面,这一点也常常为人诟病,被认为是形式大于内容。而《英雄》的遇冷,让张艺谋在后续的创作中都心有余悸。就拿《长城》来说,由于这部电影受到资本的诸多束缚,所以我们暂且不将其纳入讨论范围。

古装电影《影》,以其独特的水墨风格著称,实际上它是张艺谋对《英雄》的一次深度重塑。这两部电影在构图以及背景文化等方面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,不过在故事构造上,从宏大场面转变为注重个人色彩的固定场景。《影》延续了《英雄》中“慢镜头”的表现手法,摒弃了之前被诟病的“万人团体体操”式的宏大叙事模式,不再局限于个人试图阻挡时代车轮前行的思想套路,而是将视角转向时代对个体命运的无情嘲弄。

01 光与影

影片名为《影》,其实蕴含着两层深刻含义。从表面来看,它指的是子虞和他的影子,但不仅仅是简单的影子之意;其深层含义则是光明与黑暗的对立,以及光与影相互交融、彼此渗透的关系。就像影片结局处,子虞所说:“没有主人,何来影子?”而荆州用利剑回应道:“没有主人,仍可以有影子。”

这两人的对话,其实是身份互换后的一种表达。本尊代表着光明,而影子则是因本尊阻挡阳光投射所产生,二者本就密不可分。影子的行动往往跟随本尊的意图而发生变化。当子虞长期生活在阴暗的密室之中时,他渐渐将自己活成了影子,因为阳光已不再照耀他身上,所以这些年来影子早已与主人在心理上分离。子虞变成了影子,荆州则成为了本尊,直到荆州爬上小艾的床的那一刻,影子和主人在心理层面彻底完成了互换,因此子虞下定决心要毁掉影子。

事实上,电影中存在着子虞和沛公之间的一场对弈,他们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布局,而影子则沦为他们手中的棋子,最终却出人意料地跳出了棋盘,反噬了棋手。沛公的目的是让子虞协助他完成收复荆州的大业,并打算用影子取代野心勃勃的子虞,以此来稳定天下局势;而子虞则想借助影子和沛公的力量收复荆州,最终取而代之。

在这场棋局中,影子毫无自由可言。在双方的博弈过程中,阴阳棋盘不断发生黑白对换,影子每一步都是被动且强制的。起初,子虞挟持影子的母亲,逼迫他去与杨沧对决,后来又有沛公逼他担任都督,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,命运早已注定他会成为别人的玩物。

02 无解的死棋

从成为影子的那一天起,影子就注定了一个必死的结局。即便没有被杨沧杀死,子虞也绝不会放过他。这一切与影子和小艾之间的关系并无关联,因为一旦子虞成功上位成为国君,他是绝对不允许天下有和他一样的人存在的。对子虞来说,影子只是他实现目的的工具,一旦使命完成,就会成为弃子而被灭口,这样他才能安稳地掌控天下。这本身就是一盘无法破解的死棋。

其实荆州也深知这一点。在与杨沧大战三个回合后,他没有离开的意思,因为他明白“主公会放他走”不过是一张稳定他心理的空头支票。原本子虞在成事之后只是想杀掉影子,然而那一晚影子夺走小艾的举动彻底激怒了他,于是子虞决定将影子和他母亲一并灭口。

当影子来到小屋,看到自己家人死亡的惨状后,他彻底被激怒了。此刻的他已不再是谁的影子,而是与主人彻底决裂,完成了自我的成长。当他与田战会面时,其实已经暗示了影子将要取代主人的地位。田战说影子长得好像都督,影子回应道:“我永远都是你的都督。”这句话的潜台词是,将来他若上位,田战依旧是他的都督,同时也是在试探田战将来是否会效忠于他。而影片开放式的结局已经表明,门外的田战会帮他收拾残局。

03 身份互换

当影子为子虞扣下面具的那一刻,子虞彻底变成了荆州的影子,两人的身份就此完成了互换。面具下的子虞只能透过黑暗的缝隙看到一丝光明,他将现场伪装成卫兵与国君搏斗的场景。他这样做并非贪图权力,而是命运使然,他不得不如此。只有拿下沛国的控制权,他才有活下去的可能。小艾看到三人互相暗算的场面,内心其实是恐惧和慌乱的,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对荆州充满了畏惧,在她眼中荆州仿佛变成了一个陌生人。她的内心十分复杂,因为她不知道荆州会不会像对待子虞一样将她杀害。毕竟她是知道实情的最后一个人,按照传统逻辑,知晓秘密的人往往难逃一死,就像《新世界》中李子成上位后的情况一样。荆州看出了小艾的心思,为了消除两人之间的隔阂,他掏出了小艾送他的荷包,小心翼翼地擦拭上面的血渍后归还给她,以此来表明他一直爱着小艾。

04 固定镜头

仔细观察整部影片的镜头运用,我们可以发现影片采用了大量的固定机位,比如暗黑的密室、船上的决斗以及宫殿中的偷袭等核心场景。由于镜头是固定的,给人一种舞台剧的既视感。但据笔者推测,张艺谋之所以采用固定镜头,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水墨的静态之美。固定机位能够更有效地衬托出“慢镜头”所营造出的静态美学,因为水墨的本质就是缓慢的,这也是本片与《英雄》在视觉呈现上的不同之处。

因为固定镜头不需要变焦,所以更能凸显角色力量的张力。就像太极拳中所蕴含的力量感一样,在密室里长棍与沛伞的对决场景中,女性阴柔的舞姿得到了更好的展现;而在船上生死对决的场面中,那种宏伟的气势也更加强烈。这种宏伟并非操控万人体操式的宏大场面所能带来的,而是一种个体力量对决所散发出的独特气质。

总的来说,《影》让张艺谋实现了一次自我突破。它弥补了《英雄》给张艺谋留下的缺憾,也让他在失去《长城》的尊严后重新找回自信。同时向世人宣告,即便没有“万人体操”式的宏大场面,国师依旧能够拍出一部有气势的电影。影片通过光与影、阴柔与阳刚、黑暗与光明、内敛与开放这四大对立元素,实现了对中华道家文化的输出。虽然结局可能已被猜到,但在细节层面上的反转依然令人回味无穷。最后,笔者想说,别让自己活在他人的影子里,否则只会塑造出一个被动而强制的人生。